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基于案例的问题式教学法在微生态学教学中的应

 

微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学科,也是研究微观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和生态调节的一门学科。微生态学包含三个对象:微生物、宿主及外界环境;两种方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三种现象:生态平衡、生态失调、生态调节。同时,微生态学是实践与理论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及临床案例,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提出质疑,使学员在思考及回答这些问题时,加深强化、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并起到拓展思路、开阔视野的作用。

1引导学员学习正常菌群的重要性及菌群失调的致病性

1.1 通过小鼠实验阐述正常菌群的重要性 首先提出实验案例:正常情况下,105个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会造成小鼠死亡。但小鼠如经链霉素预处理多日,10个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即可造成死亡。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链霉素预处理后,鼠伤寒沙门菌致死小鼠的剂量减少104倍?链霉素预处理的过程中可能改变了小鼠的什么身体条件?这种改变可逆吗?

1.2 通过小尾寒羊肠道菌群分析阐述益生菌的组成 首先提出实验案例:从健康成年小尾寒羊肠道内分离出5株菌落形态各异、生长良好的菌株。通过革兰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析,5株菌分别为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细菌生长曲线、耐酸、耐胆盐、抑菌试验等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具有生长速度快、耐酸、耐胆盐,以及明显抑制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益生特性,可以作为研制羊用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1]。随后提出问题:细菌的生理生化鉴定包括哪些内容?生化反应特点是什么?5株菌中哪些是好氧菌、哪些是厌氧菌?哪些是革兰阳性菌、哪些是革兰阴性菌?用16s rDNA分析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有何利弊?可否用抑菌圈法作为检测5株菌抑制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效率的简易方法、为什么?干酪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的区别是什么?日常饮用酸奶中常见益生菌有哪些?

1.3 通过儿童腹泻案例分析微生态失调特征 首先提出临床案例:姜秀菊等为了解腹泻患儿微生态失调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对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原发或继发腹泻患儿的性别、喂养方式、原发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大便性状和腹泻病程进行问卷调查及观察,并取新鲜大便进行pH测试和细菌培养,对确诊者给以促菌生治疗[2]。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菌群失调多发生在2岁以内(占9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肠道菌群的初级演替与次级演替的分水岭是什么?原发疾病为轻症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炎)、中症(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川畸症)、重症(先天性心脏病、颅内感染、鼠伤寒、心脏衰竭、呼吸衰竭)或慢性病(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出生即腹泻)引发菌群失调的比例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于发生菌群失调的影响有哪些差异?不同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对菌群失调有哪些影响?口服促菌生的常见组分有哪些菌种?还可以补充哪些菌种?文章中作者提出“在原发病用抗生素治疗时如出现腹泻,首先要考虑菌群失调,微生态调节剂为首选的理想药物”的建议是否合理?“凡遇腹泻患儿,应据大便常规及培养结果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建议是否可行?

1.4 通过大数据分析阐述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调特征 首先简述肖彩艳等对2 066例妇女阴道微生态失调构成情况的分析结果[3]。随后提出问题:白带检测异常者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混合性阴道炎等疾病哪一种与菌群失调相关性最强?各种阴道微生态失调在21-50岁的构成比为什么明显高于<21岁及>50岁人群?为什么除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及混合性阴道炎等阴道炎症外,尚有大部分阴道微生态失调不明原因、需要定义?文章所采用的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有明显症状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的取样时间、取样范围是否合理?采用革兰染色及阴道pH试纸方法检测样本的方法有无局限性?通过问卷方式采集受试者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处理时可用哪些软件进行分析?各自特点如何?

2引导学员学习严重菌群失调治疗的复杂性

2.1 通过个案报道阐述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临床症状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是严重菌群失调导致的二重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授课时首先提出案例:患者W,男,21岁,因咳痰、发热入院,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每天6 g,连用4 d无效。第4 d换用林可霉素治疗,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腹痛,大量水样腹泻,逐渐频繁,粪便中出现大量白色膜状物,镜检发现有大量革兰阳性粗大杆菌。随后提出问题:革兰阳性粗大杆菌可能是什么细菌?白色膜状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大量水样腹泻产生机制是什么?抗生素治疗后所出现的新的疾病可能是什么疾病、如何治疗这种疾病?为什么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及林可霉素容易诱发二重感染,而甲硝唑及万古霉素不易诱发二重感染?